作为一名“吃瓜群众”,长期浸泡在各种游戏社群中,难免会听到有人说“原神玩家素质比其他游戏高”。哎哟,这话题一出,顿时像是点燃了“战火”一样,争议不断。有些人信以为真,觉得原神的氛围温馨、文明,真香;而另一些人则笑着摇头,暗示:“你确定他们不只是乖乖听话、乖乖刷任务的机器吗?”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“高素质玩家”到底是真是假,看看这股说法背后藏了几分“迷魂汤”。
网络上流传的说法是,原神玩家比其他游戏玩家“素质高”,这是基于一些表面现象,比如社区氛围相对友善、举报率低、玩家互动多以文化交流为主。然而,仔细看了搜集的十多篇文章和贴吧讨论,有个共同点——大部分都没拿出“硬核证据”。或者说,这其实更像是“人设”。
有些人会引用某些微调的社区数据,比如:原神的RUNA(社区评分系统)比某些大型竞技游戏高出不少,或者在某些“素质”survey中表现良好。但如果你细看,其实这背后的因素更多是因为:原神作为一款“无竞技性质”的角色扮演游戏,天生就不像“肝帝”那样刺激,玩家群体也更加温和。
二、为什么有人觉得原神玩家素质“更高”?
这瓜可以长得慢点。其实,这个假想背后除了部分人真的觉得:原神氛围“温暖”“文明”外,大部分还喜欢往“文化层次”扯。比如,玩家们会晒自己用“学术性”语言评论角色、讲故事,表现得“文艺范儿十足”。
另外,原神的游戏机制设计也让玩家在非打斗场合聊天变得“有素养”。比如,游戏中的讨论经常围绕“世界观”、“文化解读”,难以看到“送人头”“刷垃圾话”。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点:玩家对内容的热爱和尊重,让人不由得觉得:“哇,这就是所谓的‘高素质’玩家风范”。
三、那些“高素质”玩家的反面镜
但,咱们也不能只盯着光鲜亮丽的一面。其实,“素质”这个词一不小心就变味了。有些“高素质”玩家其实只是习惯了避开争端,避免在论坛发低级言论。当出现一点点“非议”或者“争论”时,就像墙头草一样犹豫,保持“文明”的体面。
另一方面,也有人觉得,“高素质”的定义很难统一。比如:是不是只要不骂人、积极讨论,就算素质高?还是说,真正的素质还包括懂得分辨谁在“抄作业”、谁在“黑粉”?这就像小时候争论谁的“功夫最正宗”一样,没有一个“绝对”的答案。况且,某些“文明玩家”可能在暗地里暗藏“网络黑洞”,一言不合就黑别人,直接“嘴炮”升级。
四、从社区管理角度看,平台对“素质”的引导有多大作用?
很多网站、贴吧和游戏官方都在推行“文明引导”,譬如:举报“喷子”、屏蔽“黑粉”、奖励“好言相劝”的行为。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“塑造”了一种外在的环境,让“玩家素质”看上去更高一些。
但不得不说,素质的养成还得“从心出发”。一味靠“打压”或“禁言”去营造“高素质”氛围,反而可能引发“环境恐惧症”。所以,平台更像是一个“催化剂”,真正的“高素质玩家”还得自己“闭门思过”,不让“素质”变成口袋里的“炫耀品”。
五、原神玩家“优越感”源自哪里?
有一种声音说:原神玩家觉得自己“更高一筹”,其实是因为游戏的出镜率和文化水平造成的“优越感”。《原神》这款游戏,包含众多中华、希腊、古埃及等文化元素,吸引了不少“文化迷”。他们在社群里“秀文化”,增加“认同感”,自然会觉得:自己“比普通玩家更有文化内涵”。
不过,这也容易成为“自我陶醉”的陷阱。毕竟,你在朋友圈“高大上”地讲古文化,能不能带动身边的人也一起来“文化熏陶”,才是真正“高素质”的体现。
六、网友的“调侃”和“调侃掉”的“素质”
网友们的调侃,是不能错过的娱乐风景线。有人说:“原神玩家素质高,是不是因为在抽卡界线,抽到名字有‘士大夫’这些字的都特别有文化?”也有人打趣:”原神社区的那群文艺青年,拿着武士刀在评论区划水,堪比‘非洲鼓’声。”还记得网络上那段“原神玩家自制的文化诗”的段子吗?简直让人笑出腹肌——“清风拂面,彩云归心,蒙娜丽莎说:‘你们还挺会扯’”。
提起这个,不能不提“扯淡”的一面——一些“高素质”的“文化少年”偶尔也会在网络上“翻车”。比如,一不小心踩到“重点词”,就“崩盘”。让人发出“你们真是‘素质满分’的典范啊”的感慨。
广告插入时间:玩游戏想要赚零花钱就上七评赏金榜,网站地址:bbs.77.ink
七、结局还是那个味——素质老是不够用?
有人说:“原神的‘素质’就跟那些古装剧里的皇宫争宠一样,想得开、看得远,但实际上,也有‘人间失格’的存在。”你会发现,实际上,“素质”像是一块鸡肋,既可以“火锅养人”,也可以“让人失望”。游戏圈的“高素质”玩家,既像是被神化了的“仙人”,也像是“藏在野 Gorillaz 里的秘密武器”——其实,还是一群普通人,晚睡熬夜打副本,偶尔也会“发飙”。
不过,话说回来,没有最“高素质”的玩家,只有更“逗比”的社群。你看,有人吵架时喊着“你这是低素质”,其实自己心里也在笑:“我不就是一边喷你,一边默默看你笑话吗?哈,真是被自己忽悠的天才啊。”
那些“素质比别人高”的假设,要是真的存在,岂不是每个玩家都可以变成“孔子”级别的“理性智者”了?但是,现实总喜欢用“笑话”点缀我们的日常,一不小心,就会发现:其实,谁在打游戏时最“有素质”,也许就是那个“笑着跑掉”的你我他。
那么,问题来了,你觉得:在这个“文化层次”越来越被放大的时代,谁才是真正的“素质王者”?还是说,大家都在“洗白”自己,虚虚实实,真真假假之间,谁还在意“素质”这件事?万一,你的“高素质”标签会不会变成“抖肩膀的摆设”呢?或者……这也许只是一个永远没办法正确去定义的“笑话”的开始。